邮箱: @ 密码:
>> 德赛论坛
愿“两难”长假更“弹性”
发布日期:2017-10-09 来源:九三学社重庆市委
【字体: 【颜色: 浏览量: ...

人,没有“休养生息”不行。于是“休假(息)权”,遂成“人权”之核心体现之一,也是“人性化关怀”大部内涵。

笔者有工作五十余年之切身又特殊的感悟,那个年代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;因一直两地分居,全靠八分钱“两地书”维系亲情;“探亲假”嘛,只是婚前探父母两年一次20天、婚后探妻儿一年一次30天,如此而已;咱居然几十年一贯制,竟无病、事假更无旷工记录。

随着改革开放,我国紧跟在了人类文明进步节奏的点子上。现在,咱们除了每周“双休”外,既有适应若干国定节庆、节气的“黄金周”,还有一年一度“带薪公休、探亲假”什么的。算算一年多少天,翻翻日历,真可谓洋洋大观!抚今追昔,两相对比,自然更加上心。

倘若,没有“双休”以及这“假”那“假”,又哪来时间陪陪老的小的、洗洗涮涮做做家务、探亲访友应酬社交、睡个“懒觉”放松自我?又如果,在重要传统民俗节气时段没了“黄金周”,又谈何团圆、欢乐、祥和……这不就是“没有也难”了么?!

又倘若,当人们享受越来越多的各种假日,加上越来越鼓胀的“荷包”和越来越多的“私家车”以及越来越四通八达的安全快捷海、陆、空公共交通,不正适于国内外“远足”么?这样一来,假日里别说去国外,单单在国内保守估计至少一半以上人头在攒动!直接后果:一是交通拥堵:当网络流传“清晨我站在高速路旁……”时,想必韩红也会五味杂陈:堪比“天路”还难?!二是景点爆棚:人挤人、人看

人,吃喝拉撒睡都成了不小烦心事,以至连WIFI都“挤”不进……那能闲情雅致般欣赏到美景及其带来的惬意?这不就是“有也难”了么?!

没它难,有它也难的“两难”,让人在渴望“假”期待“假”与抱怨吐槽中艰难抉择。末了,抱怨归抱怨吐槽归吐槽,该休还得休,明知“挤”偏去“挤”……呵呵!这就是人们的无奈!

“两难”让人习惯但不自然,心又不甘,总想破解之。君不见,时不时会冒出“取消‘黄金周’”、“黄金周”期间“旅游景点门票提价”、“机票车票船票提价”、“取消高速路免费”……以为只有提高出游成本,才能减少出游数量、提高出游质量:;竟然不乏所谓“专家”“学者”掺和其间发出“市场调节”呼声;笔者大不恭地回应:此等有违民意之“呼声”,说它是歪点子、馊点子、烂点子……算客气了,无妨权当“疯人癫语”听听罢了,莫当真、生闷气!

“两难”是多方矛盾利弊叠加形成,怎能说取消就取消?那不是大大失信于民!关键在于从顶层到基层的决策者们,真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的坦坦誓言,以“问题导向”从细微处落实到人民群众感受之中才是!

尽可能把休假制度的“两难”囧态,转换成“于公于私两相宜”甚至“多利”实惠,实在考验着智库们、决策者们智商、情商!一言蔽之说到底,出发点、落脚点最终应仰仗于针对我国国情、民情,对现行休假制度的“全面深化改革”上。

何以见得?吾不揣谫陋,妄议拙见。窃以为,我国现行“一刀切”

休假制度有它合理一面,但不断出现新问题又是明摆着的。“全面深化改革”现行休假制度,核心应当使“两难”长假更具“弹性”。倘若根据部门、单位、岗位(工种)等的具体情况,允许把国家规定一年若干假日天数积攒起来,错过度假高峰期,或分次或一次性使用,以满足个人特殊需要,比如:热恋期间、结婚蜜月期间、孕期至小孩出生期间、老的小的生病期间……带薪全部或部分休这些假期——这样做,会尽可能圆满地把国家、集体、个人的利益兼顾周到了。“大概可能也许会”把“两难”长假变成“多利”的人性化关怀!抛砖引玉给各位看官,意下若何?(徐宗俦)